上月初,市政府与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推进阳江港建设。如何借广州港港口建设“他山之石”,加快推进阳江港亿吨大港建设?近日,本报记者随市交通运输局学习考察团赴广州港,就两港深化合作,学习广州港建设运营管理先进经验等展开实地走访。
广州港是华南沿海功能最全、规模最大、辐射范围最广的综合性枢纽港,已建成生产性泊位175个,泊位岸线总长度23公里,拥有国内外集装箱班轮航线182条和“穿梭巴士”72条,形成了“办事处+海铁联运班列+穿巴支线”全程物流服务网络。记者实地走访了广州港南沙四期自动化码头建设现场、南沙国际物流园、南沙二期港区、南沙汽车码头,深入了解广州港全自动化码头、临港仓储、物流体系、汽车滚装业务、临港产业、智慧港口建设等情况。
规范的管理、先进的设施,让考察团找到了差距、明晰了发展方向。后续采访中,市交通运输局、市交投集团、阳江港货代公司、码头公司负责人和广东省政府参事梁建伟等业内专家纷纷建言献策,探寻“两港”合作、加快建设亿吨大港的有效路径和发展策略,为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支撑。
港口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是维系经济发展、承载国计民生物资运输的重要物流枢纽。
9月2日,阳江市政府与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合作推进阳江港港口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正式开启“两港”合作新篇章。
当前,阳江正坚持“向海发展、工业立市”,加快建立以临港先进制造业和滨海旅游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港口、快速交通和其他城乡建设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体系。港口建设,将成为阳江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
广州港作为全国沿海的主要港口和集装箱干线港,是华南沿海功能最全、规模最大、辐射范围最广的综合性枢纽。去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6.36亿吨,世界排名第4;集装箱吞吐量2351万标箱,世界排名第5。阳江港“牵手”广州港,无疑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大利好。
广州港对加快打造阳江港亿吨大港有怎样的借鉴意义,“两港”合作会给阳江带来哪些重大变化?近日,记者跟随市交通运输局学习考察团,走进广州港实地采访。
1 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主枢纽港
广州港南沙港区内,巨轮云集,一排排岸吊如钢铁巨人般,将万吨巨轮上成千上万的集装箱卸下码头,又将码头成千上万的集装箱送到船上,沉甸甸的货物,从这里运往全国,运往世界……
珠江水系内河网络与深水海港的连接点,发达的水网体系;港区可与全国密度最大的铁路、高铁、高速公路、航空和内河等立体交通网络无缝联接,广州港凭借独特的江海联运、海铁联运优势,以及相对齐全的港口航运和物流要素,打造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主枢纽港、国际集装箱干线港、非洲及地中海航线枢纽港。
广州港拥有南沙、新沙、黄埔、内港四大港区,其中南沙港区位于南沙区龙穴岛,处于珠江三角洲地理几何中心,广佛经济圈和珠三角西翼城市通向海洋的必由之路。2001年年底启动建设以来,南沙港区凭借地域广、岸线资源丰富、空间广阔、腹地制造业发达等优势,发展为广州港核心港区。目前该港单一港区货物吞吐量达3.4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760万标箱,滚装汽车吞吐量突破100万辆,是全球规模领先的综合性港区。
繁忙的南沙港区是广州港整体实力和水平的一个缩影。
探究广州港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综合性主枢纽港的背后,除了优越的区位和资源条件外,离不开夯实航运基础、提升国际航运枢纽能级、提高航运服务能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等一系列重要举措。
加快推进港口重点项目建设,做大做强集装箱物流。浚深出海航道,改扩建集装箱码头,改造和兴建码头泊位,全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目前广州港已建成生产性泊位175个,泊位岸线总长度23公里,其中南沙港区现有建成集装箱码头3个,共16个深水泊位,可停靠2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集装箱吞吐量从2016年度的1504万标箱到2020年的2173万标箱,年均增幅7.6%。
广州港不断提升海港能级,充分利用“一江两岸”区域协同,在持续加强港口基础设施“硬联通”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物流网络、贸易通道“软连接”,打造“面向全球、海陆双向、功能完备”的港口物流资源集聚平台、整合平台、运营平台,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作体系。
向外,通达四洋——截至目前,广州港开辟直达欧美、非洲、亚洲等国内外集装箱班轮航线182 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与全球53个港口缔结了友好港关系。
向内,连线成网——广州港与全国密度最大的铁路、公路、航空等立体交通网络无缝衔接,72条“穿梭巴士”支线覆盖珠三角及周边省区的70多个中小码头,拖轮船队、“穿梭巴士”集装箱驳船船队以及连接内陆腹地的港口专用铁路,为广州港的集疏运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广州港“穿梭巴士”是连接南沙港区与珠三角各个中小码头的桥梁和纽带,广州港水上物流运输的重要平台。据了解,货物上了广州港“穿梭巴士”就等于进了南沙港区闸口,大幅为客户减少陆运堆场进闸手续,可实现时间成本、物流成本“双下降”。
“阳江港缺公用码头、集装箱码头,航线单一、班轮密度低、时效性差、运输价格偏高,本地企业走货仍以拖车等陆路运输为主。广州港与阳江港合作,将有效补齐这些短板。”货代公司阳江恒通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天立说。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蓝洪浪表示,阳江港将充分利用广州港优势,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性泊位,扩大集装箱业务,同时将“穿梭巴士”引入阳江港,优化提升阳江港联通珠三角地区的物流路径,利用南沙港作为华南集装箱干线港的资源优势,引导班轮公司在阳江港开展集装箱班轮业务,进一步提升阳江港服务能力,降低企业运输成本。
接下来,市交通运输局将加快推进与广州港的各项合作工作,高标准推进阳江港吉树作业区、丰头作业区等公共货运码头的建设和运营,进一步提升阳江港规划、运营管理和物流服务水平,加快把阳江港打造成为亿吨大港。
2 全国最大汽车物流枢纽岛和临港仓库群
在广州港南沙汽车码头,成千上万台汽车整齐地停放在码头上,场面蔚为壮观。广州生产的丰田车将从这里“坐”船运往天津、上海,而来自世界各地的平行进口汽车“坐”着滚装船驶入南沙港区,最后进入中国家庭。
城以港兴,港为城用。
随着本田、丰田、日产等汽车项目在广州相继落户并投产,广州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与此同时,广东本地不同层次的汽车消费需求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汽车物流量快速增长。南沙汽车码头应运而生。
广州港是国家指定的首批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之一,2004年5月获得全国首批整车进口口岸资质。自2004年以来,先后投资建设新沙滚装码头及南沙汽车码头、海嘉汽车码头、近洋汽车码头,形成“东有新沙、西有南沙”的滚装作业布局,辐射珠江两岸及华南、西南等地区,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专业滚装汽车枢纽港。
2020年广州港滚装商品汽车吞吐量突破150万辆,居全国第一。
打造汽车全产业链体系,以“整车装卸及仓储服务”为基础,主机厂、汽车贸易、商品车物流、金融服务、代理、报关报检、汽车检测等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码头集聚,仅进口业务相关企业就超过160多家,滚装码头实现多元化经营,产业聚集效应成果初显。
集装箱拖车有序驶入广州南沙国际物流中心闸口,经过盘旋而上的环形车道驶入仓库6层月台,随后,叉车将拖车上的首票货物卸入仓内。今年6月,仓容16.2万吨的广州南沙国际物流中心北区仓库开仓试投产圆满成功,标志着广州港南沙港区打造全国最大临港仓储物流分拨中心取得实质性突破。
据悉,南沙国际物流中心项目分为南、北两区建设,整体位于广州南沙龙穴岛南沙三期集装箱码头内陆侧,总建设面积约为95万平方米,总体仓容71.2万吨,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临港仓库群。
南沙国际物流中心(北区)着力打造“湾区国际集拼中心”,覆盖项目物流、买家出口集拼、出口配送中心、散货出口集拼、国际中转集拼等。
该项目毗邻南沙三期码头,物流中心(北区)内设有连接南沙港铁路的南部集装箱装卸场,可以顺利实现与港区间的无缝衔接,货物能顺利便捷运输到西南地区,乃至欧洲、东南亚。“公路、水运、铁路”的无缝连接,将大大降低企业的综合物流运营成本,为中国南部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加稳定的南向物流通道。
加快推动阳江港公共码头建设,建设临港物流基地,提升阳江港物流服务水平,是广州港与阳江港合作的重要内容。
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彤军表示,广州港将发挥自身优势,建设好阳江港的同时,协助引导装配式建筑、先进制造业、粮油加工、物流仓储等临港产业企业落户发展,将阳江港打造成为阳江经济产业招商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同时,合作双方将共同推进临港物流基地规划建设,打造出口加工型物流基地,推动阳江港由工业港向商业港转变,推动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临港产业等全要素的集聚。
3 智慧港口建设的“广州方案”
岸桥按照信息系统自动发布的指令精准地抓取船上的集装箱,自动放置在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IGV)上,IGV通过智能算法,自动规划路径,将集装箱运往堆场,轨道吊自动对位,自动抓取集装箱后放到指定位置……
这是记者走访广州港南沙四期项目现场看到的一幕。这里正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码头,明年建成投产后,将实现集卡无人驾驶和集装箱装卸远程操控,跻身世界领先的全自动化码头。
南沙四期自动化码头新建2个10万吨级和2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主码头长度为1460米,配套建设12个2000吨级驳船泊位和4 个工作船泊位,设计吞吐量490万标箱。目前,项目实船联合调试已获成功,正加紧冲刺实现年底2个大泊位闭环区域可生产作业、明年全部完工的目标。这意味着,广州港迎来全自动化码头的智慧时代。
随着港口不断升级换代,目前国内不少老码头进行了自动化改造,他们采用磁钉导航,通过在码头地面布设磁钉,自动导引车上配置射频天线感应磁钉循迹进行导航。老码头自动化改造相当于要“把地面全部重新翻铺一遍”,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广州港拿出一套可复制的“广州方案”。
南沙四期工程创新融入新一代物联网感知、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5G通信等先进技术,打造全球首创“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堆场水平布置侧面装卸+单小车自动化岸桥+低速自动化轨道吊+港区全自动化”的新一代智慧码头。这一系统可大规模复制,为整个港口行业的自动化改造提供了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和参考借鉴,让老码头提升为智能化码头成为可能。
广州港智慧港口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19年8月,全国十大、华南唯一的“智慧港口”示范工程——“广州港智慧港口示范工程”项目率先通过交通部验收,以“一个中心,六大平台”推进信息化,即围绕大数据中心,打造智能作业、智慧监控、智慧调度、智慧物流、智慧服务和技术支撑6大平台。
海关与港口数据互联互通,关港无缝衔接,实现全天24小时海事无纸化电子核销;广州与周边港口码头实现“一港通”,客户无需再办转关手续,方便快捷;拖车企业、码头闸口数据实时共享,快速进行车货匹配……信息高速流通、各环节高效运作带来巨大经济效益。2020年,广州港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5.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173 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达4.3%和3.2%。
阳江市保丰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晓明表示,纵观广州港的发展历程,如今的阳江港正处于其“1.0时代”,随着与广州港的合作推进,阳江港势必将迅速纳入广州港“湾区一港通”范围,进出口货物将在阳江港完成通关手续,运抵南沙港区即可装船,实现经广州港转运的进出口货物“7×24”小时快速通关,全流程无纸化、系统化处理。未来,阳江港或许可复制智慧港口“广州方案”,站在巨人的肩膀,实现从人力和机械化到全自动化的跨跃式发展。
4 阳江观察 打造亿吨大港 筑强产业支撑
广州港西面、粤港澳大湾区向西延伸的海岸线上,阳江港小有规模,目前已建成码头泊位17个,其中生产性码头泊位15个,万吨级及以上码头泊位9个。2020年,阳江港港口货物吞吐量3349.77万吨,同比增长3.6%,在全省沿海港口中排第9位。
但作为起步于90年代初的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阳江港的价值一直未被充分挖掘。根据2018年4月获批的《阳江港总体规划》,阳江港规划港口岸线26.3公里,目前仅开发利用7.5公里。
知不足方能补其缺。广东省政府参事梁建伟认为,阳江港发展短板在于,港口岸线综合利用率不高,公用码头能力不强,港口航道等级不高;港口腹地处于欠发达地区,产业相对落后,支撑港口集散的物流量不足,港口营商环境和口岸环境有待改善。
广州港是世界级港口,综合实力强,与广州港合作可以发挥广州港优势,带动阳江港发展。借力广州港腹地广、航线多、客户联系密切、业务网络齐全等优势,可促使阳江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的支线港、喂给港,从而提高阳江港的综合能力。此外,广州港有完善的港口经营模式,有效的管理系统,成熟的企业文化,雄厚的港囗科技、生产组织、经营管理、综合管理人才,携手广州港,实际是引进了广州港的资金、技术、管理以及超强的港口业务,对阳江的港口建设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梁建伟建议,接下来,应进一步明确阳江港功能定位,以本区产业港为主,以与相邻大港形成组合港为辅。产业港方面,港口的发展模式可按前港中场(库)后产业城模式发展,以港口发展带动和辐射腹地经济发展,以阳江产业城的发展支撑港口吞吐量的增长,实现港城互动,相得益彰。组合港方面,由于阳江偏离珠三角经济发达中心区和距西江内河主航道较远,经济腹地有一定局限性,应积极与邻近大港形成组合港的合作关系。目前阳江要控制好岸线,做到深水深用,按25万吨级航道标准浚深阳江港航道,重视公用性码头建设,优化港口营商环境。对使用效率低、影响阳江港综合功能发挥的货主码头、私营码头,按市场原则,以资产为纽带进行整合。要做好土地资源保障,留足发展空间,引进港口龙头企业,综合建设和开发阳江港及临港产业城。
市交投集团董事长黄修彦表示,目前阳江港呈多业主经营管理的无序化状态,港口建设滞后,港口腹地物流、加油、充电、环境治理等配套落后。合作双方将组建阳江港公共码头及相关港口资源的平台公司,作为阳江港的主体企业,统筹阳江港公共码头岸线、港区及临港物流土地等相关资源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完善港口引航、拖轮、理货等公共服务功能,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稳步推进阳江港码头资源的优化整合利用。
海阔行百舸,深水好扬帆。阳江港将乘着与广州港全面深化合作的东风,全力打造亿吨级综合性大港,以更加坚定、更加自信、更加豪迈的姿态前行,为阳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阳江行动
集中精力加快建立以港口、快速交通和其他城乡建设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阳江港的开发和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亿吨级大港,推动铁路的客改货电气化改造。
——中共阳江市委七届十四次全会
广州港名片
广州港地处珠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主枢纽港、国际集装箱干线港、非洲及地中海航线枢纽港,货物吞吐量、集装新吞吐量分别位居全球第四、第五位,内贸集装箱、粮食、滚装汽车作业量位居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