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之前想问一下读者朋友,你认为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大脑?思维?学历?能力?我今天告诉你一个全新的答案:是选择。不管你是持怀疑的态度还是感兴趣的态度,我都乐于与你分享我最近的思考!如果你感兴趣,请继续读下去,我会给你答案和真相,同时乐此不疲的与你分享连锁门店的实战论。
其实人的一生是由无数个不同的选择组成的,你今天的成就取决于你过去的选择,你未来要走向怎样的人生是由你今天的选择组成的。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格拉瑟的选择理论告诉我们:“不是痛苦选择了你,而是你选择了痛苦”。我们以同样的视角转换一下思路,今天不是成就选择了你,而是你选择了成就。你今天从事什么行业,在这个行业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都源于你当初的选择。
我想此刻你肯定很想反驳我,努力才是最重要的,我不否定努力的重要性,但我认为选择是方向,是战略,而努力只是一个加速器。选择对了,努力才会有好的结果,就像人应该选择自己喜欢而又擅长的事情,缺一不可,选择后努力就会加速你实现你期望的目标,选择才是我们一生修行的核心。过去几年实体企业都在转型之战中挣扎,不管成功与失败,都源于你当初的选择。其实在我看来,根本没必要转型,只需要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径就可以了,没必要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试错成本。
那选择如此重要,怎样才能做到正确选择呢?学习力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当你有足够的学识和经验,自然有判断对错的能力。当你选择了正思维,正思维就会指导你选择匹配的方法论,御用有效的工具,自然会取得理想中的结果。
给大家分享一个赢利思维模型,是我根据多年营销管理咨询经验总结出的一个理论模型,我认为是赢利思维的正确打开方式,一个中心,两个抓手,战略为中心,战术与战器为抓手,赢利的战果为终极目标。
STWO模型:赢利思维模型
STWO模型理论是一种营销理论即; Strategy, tactics, weapon , outcome取其开头字母。中文意思为战略、战术、战器、战果。
战略(Strategy)——思维方向
战术(tactics)——行动策略
战器(weapon)——御用工具
战果(outcome)——赢利目标
简单一句话概括:你最终的战果都是由你当初的战略+战术+战器决定的。模型的中心方向就是你的思维层,也就是道的层面,必须学会用当下最有效的思维方式解决你目前的困境。过去最贵的是地段,当下最贵的是流量,未来最贵的是粉丝,而社群则是过滤粉丝,孵化粉丝,建立粉丝最有效的工具,学会用社群思维赋能实体门店应该成为你的头等大事,通过社群运营推进门店业绩爆破,接下来我将会像剥茧抽丝般为你一层一层揭秘,请你细细品尝。
我认为新零售的本质就是实现线上线下两大商圈的互通,好比水陆两栖动物一样,让你的目标消费群体自由穿梭。而目前对于实体门店来说,我认为社群运营是最有效的路径。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从0到1建立你的有效社群。
第一:社群定位
当下有很多社群,有粉丝社群、兴趣社群、学习社群等,我今天要分享的社群定位是品牌社群,既是粉丝又是未来事业合伙人。
第二:社群基本元素
(1)社群名称
名字是最重要的符号,是品牌的第一标签、第一印象
举例:万人迷、女王群、皇后群、米粉群、书友会等
(2)社群Slogan
女人自己的活法,做又美又智慧的女人等
(3)视觉设计(4个统一)LOGO形象化
群名称统一,群资料、群公告统一,成员名统一,聊天字体统一;
第三:社群班子
运营人员必须是一群拥有共同价值观的精神联合体和利益共同体,同时要善于沟通,拥有高情商,群主最好是这个群的灵魂人物,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这样群才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成了一盘散沙。
很多社群的运营人员并不具备这些特点就建群了,在后期运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没几天粉丝就退群了。当然很多人肯定说,我们门店老板是群主,去哪里找灵魂人物,我的建议是如果没有灵魂人物就去塑造灵魂人物,扩大影响力。有灵魂人物就不会显得商业价值浓厚,有很多门店打本品牌的招牌,不是不可以,只是如果没有后续的价值输出,这个群就会成为广告群,灌水群。核心管理人员前期最好是本品牌的工作人员,后期慢慢加入行业KOL或者铁杆粉丝。
第四:社群规则
合理地设计规则是保证社群越做越大的基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群需要一个稳定的发展机制,太复杂的社群规则我不提倡,建议简单明了,如:1、未经许可,不发广告 2、未经许可,不乱拉人 3、法律禁止,不要惹事等,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入群规则、分享规则、淘汰规则、交流规则等,一个好的制度会让坏人变好,他会走心和你一起打造这个平台。
第五:社群运营
(1)社群引流
社群引流的第一步不是大面积扫码入群,而是先找到本群的种子用户,也就是老用户、真爱粉,邀请这些体验过本品牌产品的铁杆粉丝,一对一说明成立本群的目的和后续运营的内容,诚挚邀请加入。前期如果觉得太难成立,可以把群名字改成XXX品牌10周年福利答谢群,通过邀请的方式加入,进群领取礼品和红包。红包在群里抢,礼品到线下店铺领取,通过导流的方式将粉丝邀请到店铺,再次沟通成立社群的原因和目的。第一批粉丝用户建议控制在50人以内,前期毕竟是种子用户,在精不在多,等到慢慢运营出效果来了,有信任背书和口碑营销,我相信很快就会有新成员加入的。
(2)社群互动
通过一系列的有效促活手段产生信任,从而促成强连接,让顾客从无关系——弱关系——强关系——钱关系,先社交,再成交。不要再有卖货思维,应该转变成买客思维,通过互动的方式产生粘度,激发顾客兴趣。营销的最高境界就是被动成交,只要有利他思维,目前互联网工具也是非常多,学会构建实体店的引流工具,用工具更有效的赋能社群运营。
简单归类一下,客流量引流工具:互动吧,曝光率引流工具:抖音,忠诚率引流工具:择一贺卡,关怀率引流工具:稿定设计,推广率引流工具:美篇,跟进率引流工具:问卷网,创播率引流工具:万言趣投(投票)等等。通过这些工具实现群互动,顾客会慢慢感受到暖心营销的价值,从而会积极参与进来。
(3)价值输出,提升体验
创造条件持续为粉丝创新价值,提升用户体验。
日常:及时推送热点事件、八卦、电视剧、秒杀活动等 ;
线上:美容秘诀讲座、两性关系、情感讲座、亲子教育等 ;
线下:大本营沙龙、资源对接会等 ;
高效地运营一个社群就要通过策划高质量的活动,并搭建格局统一框架完善的管理团队,让参与感玩起来,制定一个长期有效的社群发展规划,保持开放利他的心态,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优势推广,利用好粉丝经济,学会去中心化打造社群领袖,并始终保持传达社群的核心价值观。
案例:良品铺子
在新媒体负责人段文的带领下,内容原创、借力IP、打造自带IP的社交产品、蹭热点、娱乐营销、互动活动.......良品铺子微信公众号和粉丝一起玩的很嗨。良品铺子创始人杨红春说过,价格战不再是零食店的唯一主战场,还有线上线下协同、多元化场景挖掘、粉丝社群运营等等,比拼的是企业新零售整体策略的实战能力。
(4)社群强链接
要实现社群的强链接,就一定要增强客户粘度,增强粘度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与VIP客户捆绑,我说过,营销的最高境界是利他思维,想要与客户增强粘度,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客户成为股东,现在很多品牌连锁已经在销售万元股东卡,简单来说就是客户消费到一定金额,就可以成为店铺股东,参与年度分红,分红不是现金,而是循环的产品服务项目。因为是股东,自然有特权,比如很多美容院的皇后卡,这个卡就是身份的象征,权利和地位是对等的。
第六:社群变现
成交的核心是什么?利他,从人性的角度,只要是有利的,人们都会愿意接受,想成交必须用产品与顾客产生链接,而信任是成交的催化剂,因为社群的运营,品牌ID表达不断通过产品、服务、营销与客户连接,并通过不断的创造顾客价值,满足顾客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想成交除了本身产品要出色,在当下的互联网环境,还必须要有利他产品作为诱饵,我们把诱饵归为两类:引流型诱饵和成交型诱饵。什么是诱饵?就是通过低成本高价值的东西去诱导顾客进店并购买,同时实现重复到店和购买,这种诱饵可以是礼品,也可以是服务,礼品可以建议大家到企叮咚、阿里巴巴等B2B平台购买。
流量变现的方式有很多种,不要局限了你的思维,比如打入业主群或其他N个群,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策略。
第七:社群裂变
社群的规模逐渐扩大的时候,就要考虑裂变了。我认为裂变分两步:第一步实现群的复制和裂变,一个主群,N个小群,重构社群运营模式,第二步就是不断复制前面运营的成功方法论和工具,实现客户裂变,裂变就是让更多的人参与推广,驱动裂变的最核心原因就是利他,好处越大,动力越大;同时也可以实现平台联盟、媒体联盟、商业联盟、社群联盟等等多渠道联盟。
社群经济的风口已经到来,选择有利的方法和工具,加速重构商业、共同进化的步伐,我想实体门店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线上营销和线下营销的本质都脱离不了人性,人性永远是我们营销人要研究的话题,只有充分了解了人性才能真正找到需求点,找到了需求点才能真正占领用户的心智,与用户从初级连接到中级连接,最后产生深度连接,从而实现品牌魅力人格体。在互联网社群中,基于社交关系链,企业能够达到提高品牌营销力和销售转化的双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