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关闭 x
客服

公众号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服务超市 > 鼍企必读 > 如何写一份动人的商业计划书?

如何写一份动人的商业计划书?

来源:和垚说|和垚原创  时间:2019-03-12  浏览:928

转载分享: 

由于受宏观政策及二级市场走“熊”影响,很多创投机构无钱可投或投资变得非常谨慎,2018年对很多希望融资的成长型企业而言是非常痛苦的一年。同时,从投资金额、案例数量、单笔投资金额而言,2018年中国创投市场又可说是逆势而上。事实上,中国创投市场并没有衰退,而是资源向优质创投机构和优质企业更加集中,并且该趋势将是不可逆转的。



在此环境下,除了不错的经营业绩,一份动人的商业计划书对广大成长型企业开展股权融资就越发重要。如何才能写出一份动人的商业计划书呢?


投资人投资一家成长型企业的本质就是投资企业未来价值,企业实现价值的核心是一个靠谱的项目和一个靠谱的团队的有机组合,那么,商业计划书价值就在于让投资人高度认可融资企业就是一个靠谱的项目与一个靠谱团队的有机组合。相对恰当的表述结构与表述形式,内容对一份商业计划书能否打动投资人、获得较高的估值至关重要。


不同项目的商业计划书内容存在差异,但商业计划书关键内容一般包括如下五大要点。


01行业分析


行业分析对商业计划书非常重要,因为它的价值在于让投资人认可创业赛道极具前途,创业项目非常靠谱。


行业分析主要包括产业市场空间、产业发展趋势、产业链构成、产业结构、技术发展趋势、产业政策环境、行业存在问题等方面。根据创业项目实际情况,行业分析要有重点,不必面面俱到。


市场空间大、持续高速增长、产业集中度低、政策支持的产业往往是投资人眼中好的创业赛道;当行业存在明显问题、具备用新科技进行颠覆创新的大产业也是投资人眼中好的赛道。产业市场空间、企业在产业链环节中所处地位往往决定了项目未来可能创造的价值大小。


行业分析需要用数据说话,但不能是简单的数据罗列,而核心是在于创业者对于行业的理解和认知。用比较简单的语言提炼出目前行业的真正问题所在及企业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与逻辑,这是行业分析的关键。创业者对产业的认知基本上代表了创业者的视野、格局及思维方式。这是投资人判断创业者是否靠谱的一个重要方面。


02公司的战略思想与经营现状


公司的战略思想是商业计划书核心内容。公司的战略思想需要回答企业的客户是谁、客户痛点是什么、企业用什么产品满足客户需求、企业采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式、企业竞争对手有哪些、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哪里。能否对上述问题的进行简单而深刻的回答基本反映了创业者对创业项目理解的深度和对市场认知的穿透力,也将决定投资人对创业者及项目的基本判断。


对于成长型企业,企业战略思想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归根到底是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除了营业收入、利润情况、现金流等结果性经营业绩指标,投资人往往也非常关注客户增长、产品开发、价格趋势、成本变动等过程性经营业绩指标。不同创业项目,企业发展内在逻辑不同,投资人关注经营业绩的指标也会不同。好的商业计划书需要创业者将企业战略思想与关键过程性经营状况、结果性经营业绩表述有机结合,做到表述清晰、逻辑自洽。


03公司发展规划及融资计划


公司发展规划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商业计划书中公司发展规划内容的价值不仅仅让投资人了解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及目标,更重要是让投资人从企业发展路径上认可公司目标实现的确定性。对大多公司而言,产品发展、区域发展、产业延伸、商业模式迭代、资本运营等方面是规划重点。


融资计划部分最重要的是融资金额与融资用途。融资金额与融资用途是创业者对未来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思考,经过深思熟虑的创业者,会有比较具体而清晰的规划。融资金额与融资用途一般要与企业发展规划相匹配。投资人往往会从融资金额及用途中进一步判断企业发展规划是否可执行与可实现,从而判断企业未来前景与价值。商业计划书中一定要避免融资用途与企业发展规划没有直接紧密关联的情况。


融资估值在商业计划书中相对而言不太重要。因为商业计划书其他部分未思考好、表达好,估值就是空中楼阁,除非企业的估值足够便宜;另外估值一定是投资人完成尽调后与创业者深度交流的结果。


04团队介绍


商业计划书中团队介绍重要,但并不需过多介绍。团队介绍核心内容是要突出团队核心成员过往与该创业项目紧密相关的一些经历和经验,以及这些经历、经验与当前项目的契合度。


对于成长型企业而言,团队介绍中更应强调核心成员在组织中的分工、专业特长及对该项目发展的具体贡献。


通过上述二部分介绍能让投资人进一步确信创业团队是一个与项目有机组合的靠谱团队。


05投资亮点


投资亮点就是创业者从各维度给企业打的标签,也是从各维度挖掘的打动投资人的关键点。投资亮点可以从市场空间、产业结构、产业发展趋势、企业市场表现、企业资源与能力、企业团队等多方面挖掘,但并非越多越好。创业者需要从最能突出企业价值、最能保障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维度挖掘,一般不要超过七项。




相关下载:
  •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