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关闭 x
客服

公众号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服务超市 > 鼍企必读 >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来源:和垚说|和垚原创  时间:2019-02-12  浏览:854

转载分享: 

春节期间,通读了鲍杰军董事长(我更愿意称呼其为院长,以下同)的四本著作(《中国智式》、《现代企业逻辑:基于企业家需求的角度》、《人生半旅之感悟》、《商品价值流?》),收益良多。其中对《现代企业逻辑:基于企业家需求的角度》(2010年5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格外钟意。



  划“重点”:“三答”见心性


 现代企业的本质是什么?现代企业与企业家的关系如何处理?现代企业成长的密码是什么?作为一名专业管理咨询顾问,忝为给各类成功企业家们当“军师”,确对这三个基本而重大的问题思之不多,察之不深。本书作者,既是博士,又是陶瓷行业著名企业家,通过从实践中来,然后升华至理论的高度,从全新视角,做出了耳目一新又逻辑严谨的回答。


1、 现代企业的本质:满足企业家需求的载体和工具。本书作者认为,企业家需求是企业产生的逻辑起点。先有企业家,后有企业;企业家先有需求,然后才指向企业这一具体对象;企业家先发现消费者需求,然后才整合生产要素建立企业。这的确是一个全新视角,也是本书最亮眼的观点。从企业家的角度出发,个人也是完全认同这个观点。如果企业不能满足企业家的需求,企业家为何要辛辛苦苦办企业呢?


2、 现代企业与企业家的关系:现代企业只是企业家满足其自身需求的一种工具,因此,企业家既可以把企业做成百年企业,也可以以合适的价格卖掉或转手。本书作者,是一位连环创业者。从大学教师岗位下海后,先后创办了三家以上成功的企业。对于自己一手抚养大的“孩子”,作者当初在放弃或易主的时候,也有一番难熬的挣扎。在本书中,作者给出了答案,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的企业,即现代企业家是属于全体员工的,该放手时,需放手。在这一理论指引下,作者提出了民营企业接班人应早培养、唯才是举的观点。据我观察,无论是近些年大家热衷轮值CEO,还是引进高级职业经理人等,如果一代创始人不先从内心正确处理企业与企业家的关系,那么,接班问题能解决得好,一定是小概率的偶然事件。


3、现代企业成长密码:主要取决于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制约下企业家价值取向与能力的共同作用。


▲现代企业成长影响因素模型


本书认为,企业家是影响企业成长的主观因素,也是导致企业之间形成不同成长路径的根本因

素。企业家因素主要包括企业家的需求、价值取向和能力。企业家需求引导企业成长的方向和目标,企业家的价值取向决定企业成长采取的具体方式,而企业家能力则对企业成长方式的实施及目标的实现起支撑作用。


谈感悟:“三词”表心迹


《现代企业逻辑:基于企业家需求的角度》,是本好书,需要细细品读。在阅读书中观点的同时,更是在了解作者、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引发了自己的思考。这些思考,用三个词,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切实感。


1、推荐:这是一本耐读的书。

书,可快读或精读,也分流行或经典。而本书,个人认为是耐读的。之所以讲耐读,因为:一是本书主要观点非常鲜明,围绕“现代企业的本质”、“企业家与现代企业关系”可进行精读。其他篇章,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读。二是本书是在作者九年前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完善的。它既不同于单纯学术论文,“阳春白雪”,又区别于成功企业家教诲,“鸡汤好喝,不解渴”。而是作者集切身经历、学术研究后的用心之作。“希望本书的研究成果对社会影响是一百年。”作者的自信和发心,都让我们没有理由不读。尤其是企业家和管理咨询师。


2、钦佩:亦商亦教,真“风流”!

在五年前服务家居客户时候,就听闻鲍院长大名;直到去年年底,因为机缘巧合,和君商学的好兄弟、归然书院的曾博士,向我介绍鲍院长及归然书院,才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与感知。成功企业家办公益商学院本来就需要情怀支持但像鲍院长如此投入与用心的,确实不多见。抛开物质的投入和每处装修的考究,单凭对每位学员的指导,鲍院长是一对一、手把手,毫无保留,就让人不得不佩服!


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写作完成此书后,不是束之高阁,而是面向社会进行传播、推广。把正确处理现代企业与企业家的关系,嵌入到作者自己兴办书院的教学中,创造性提出了让企业家先完成人企合一,然后企人合一的重大观点。


▲归然书院教学体系


从第一次看到上图,到聆听鲍院长的讲解,心中莫名兴奋。近年,很多企业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都倒逼企业家进行变革。可是,变革成功者,寥寥无几。在我们辅导客户进行组织变革过程中,也愈发坚定的认为,变革,必须改变自己,革掉陋习!而前提是企业家必须内心觉醒!这与鲍院长的“开心智、持正念”何其相似!

 

3、期待:中国商界多点鲍院长!

 有人开玩笑说,中国老板遍地,企业家少有。有情怀的教育企业家更是凤毛麟角。鲍院长,就是其中一位。


中国企业家真的很苦、很累,基本是自学成才。一方面,现在大部分商学教育的理论、案例,均系“泊来品”。另一方面,中国企业面临的商业环境,与海外确有天壤之别。不因地制宜,盲目照搬,害人不浅,还把商学院的声誉从神坛跌到谷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若有更多的有理论高度、有成功实践经历的企业家、学者、咨询专家参与到中国好企业家培育伟大工程中来,善莫大焉!什么时候在世界范围内真正造就中国商学派,中国梦估计就实现了吧?

   

2019,无论是拨开云雾见明月,还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只要企业家们能放眼长远,提高站位,发扬企业家精神,坚信“企业的强大在于企业家的强大”,就一定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相关下载:
  •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