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如何打破“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的窘境?
来源:和垚说 | 原创文章 时间:2018-10-12 浏览:913
创新发展,正日益成为商界共识。可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如何确保不在创新路上死去,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尖锐话题。
一、现象
据和垚调查统计发现,中小企业在创新发展中普遍存在“三不”问题:
一是不敢。超过20%的企业,因为自身实力不强,害怕创新失败,导致血本无归,因此,不敢创新。
二是不会。接近50%的企业,受人才、技术和管理等因素制约,无论是寻找创新的方向,还是把创意变成产品或服务,都不知道怎么干。
三是不能。大约30%的企业,由于没有持续而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加之,国内创新环境的不完善,让他们的创新异常艰辛,倒在胜利的前夜。
二、对策
虽说创新成功的机率不会很高,但也不是只能“听天由命”。做到以下五点,就能打破创新找死的困局,提升创新的可持续性和成功率。
第一、选对方向。创新方向可能无法精准,但要大致正确。最根本的是无论是产品创新、营销创新还是管理创新,都要找到市场与技术的结合点,通过市场和技术“拧麻花”。
第二、聚焦突破。在大方向明确的前提下,还要做减法,聚焦在“针尖”领域,学习华为的压强原则,持续投入,集中人力、财力进行突破,没有成效不收兵。
第三、精益创新。要按照“细分市场-了解用户-确定机会-生成创意-评估创意-实施创新”等流程,有节奏、有步骤的进行创新管理。创新,一样需要管理,管理的重点是要系统考虑、漏斗筛选,把好创新的入口关、转化关、财务止损关。
第四、建好机制。首先是要建好让人才创新的激励与培养机制;其次是要做好创新的组织与保障机制。对改良性创新,机制建设的重点是如何确保创新的高效和追求较短时间内投入产出的更高;对颠覆式创新,机制建设的重点是如何既要“重仓”未来的美好,又要让现有业务挣到现金流的平衡问题。
第五、善于借力。一方面要开放、链接。与企业外部各类人才、机构和资源进行合作或整合;另一方面,要好用活政府各类扶持政策和借力金融、资本的杠杆力量。
只要中小企业家能真正重视创新,克服“三不”问题,做到以上五点,就能实现创新发展,推动企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
——和君咨询合伙人、和垚创始人胡晓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