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消费扩大升级,中小企业应关注哪些要点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 时间:2018-08-14 浏览:827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讯
近年来,消费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8.5%。信息消费作为创新最活跃、增长最迅速、辐射最广泛的新兴消费领域之一,据测算,2018年上半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达2.3万亿,同比增长15%,是同期GDP增速的2.2倍,对拉动内需、促进就业、引领产业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专家指出,当前我国信息消费发展也面临高端和有效供给不足、部分地区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消费环境有待优化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为此,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近日联合印发了《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加快扩大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行动计划》提出了四个主要行动:新型信息产品供给体系提质行动、信息技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信息消费者赋能行动、信息消费环境优化行动。
有分析人士表示,从产品供给来看,新型信息产品质量提升是主线。企业可重点关注这几个要点:提升手机、计算机、彩色电视机、音响等各类终端产品的中高端供给体系质量,提升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养老、虚拟/增强现实、超高清终端设备产品供给能力;加快新型显示产品发展,进一步扩大在线健康医疗、安防监控、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范围;深化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从信息技术服务来看,提供多方面、多种形式的服务,是扩大升级信息消费的重要途径。在这过程中,中小微企业将受益匪浅。
《行动计划》提出将组织开展“企业上云”行动。推动中小企业业务向云端迁移,到2020年,实现中小企业应用云服务快速形成信息化能力,形成100个企业上云典型应用案例。
同时,推动信息消费领域“双创”发展。支持大型企业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培育信息消费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建设一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创业、培训、融资等服务。公告一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广泛吸引中小企业入驻,引导示范基地积极整合社会服务资源,提供多方面、多种形式的服务,助力信息消费创新发展。
此外,我国还将提升信息技术服务研发应用水平,培育行业信息消费支撑服务。到2020年,实现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到60%。
关于信息消费者赋能行动,《行动计划》提出,第一,要推动信息基础设施提速降费。加大网络降费优惠力度,充分释放网络提速降费红利。第二,实施消费者信息技能提升培训工程。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结合当地特色和优势,组织开展信息类职业技能、创业创新等系列大赛,提升信息消费技能。第三,组织开展信息消费体验活动,提高消费者满意度,丰富信息消费体验,培养信息消费习惯。
关于信息消费环境优化行动,《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强和改进行业监管,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构建安全可靠的信息消费环境。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对信息消费领域新模式新业态采取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监管模式,营造行业健康发展环境。
有专家建议,在扩大升级信息消费的同时,也应该加强信息消费的法制体系建设。建立高效便捷、安全可信、公平有序的信息消费环境,将可让消费者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利于扩大信息消费,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
根据《行动计划》,到2020年,信息消费规模达到6万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信息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拉动相关领域产出达到15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