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僵化,得新生
来源:和垚说 时间:2018-08-08 浏览:807
“没有永远成功的企业,只有顺应时代的企业。”在大多数传统企业需要转型升级的今天,打破思维和习惯的僵化,显得尤为重要。
偶读,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费泽写的《反僵化》一书,收获较多!
”
▼
提升组织创新动力的五大方法
01
始终心怀梦想
组织必须树立远大且激动人心的使命,要持续不断引领组织走向更宽广的未来。
02
打造有效和适应性强的组织
-
优先顺序安排好组织的目标和范围。
-
设立自我管理的经营单元,辅以知识网络,减少相互依存部门的数量。
-
将角色和流程标准化。
03
建立执行和学习型文化
执行性规范
-
绩效导向:永远做最好的自己,积极主动,不断提高自己;
-
诚实坦诚:诚实地对待自己和他人,保持坦诚,面对现实。
-
唯才是任:根据员工的优点和绩效进行奖励。
合规性规范
-
相互信任:信任同事完成工作的积极性和性能。
-
互惠互利:遵守生活的黄金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共同目标:把公司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团结一致。
创新型规范
-
无层级壁垒:总有不怕虎的初生牛犊,职场上总有新手挑战老手,最重要的是想法的质量,而非提出想法的人的头衔。
-
保持开放:保持好奇心,保持对外界思考方式的开放性,愿意尝试;在任何地方寻求最佳的观点。
-
实事求是:查清事实;接受事实,而不是观点。事实才是最重要的。
-
挑战:遇到竞争的紧迫感,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
04
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
六个标准:
-
员工准确知道其作用和公司期待
-
人们有完成预期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权力、信息和资源
-
员工确切知道“优秀”是什么样子的,所以释放更高绩效的关键因素就在于积极性和意愿,从而能过展现出所要求的行为;
-
将奖金和“良好”的行为和结果适度联系在一起
-
组织运用公正和准确的系统,衡量结果和绩效评估(同时保证合规性)
-
人们绩效是否偏离理想标准,以及以何种方式偏离,可以频繁地获得有建议性的反馈意见。
05
快速构建能力
有四种方法,可以按下“快进”按钮:
-
企业可以培养“快速突破”的能力。通过深入基层解决问题,在关键岗位配备自信的人员,进行流程变革。
-
企业可以借用能力。通过建立联盟、伙伴关系或签订许可协议从其他机构借用相应的力量。
-
企业可以购买能力。企业可以通过雇用新人,采购更多技术,或收购整个公司。
-
企业可储备备用能力。储备能力意味着做实验。这意味着并行实施不同的策略,即使这些策略之间存在竞争。
▼
组织反僵化的七大措施
01
培养企业员工敢作为的意愿
利用人类渴望在生命中做出重要事情、有所作为的愿望,激发企业和员工愿意持续创新的动力。
02
打造学习型的高管团队
这类高管团队有四个特点:
-
需要有强大的自我效能。
-
需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
-
需要有不同的认知模式。
-
以团队形式运作。
03
传达积极的愿景和战略
要更加强调鼓舞人心的愿景,积极乐观地推动组织不断前进,而不是一味强调危机感,营造更多的压力。
04
建立自我管理的经营单元
自我管理的经营单元有三个特点:
-
清晰可测量的绩效指标。
-
具备自我组织的能力。
-
形成定期解决问题、检讨学些的工作节奏。
05
提升企业员工执行和成长的驱动力
主要是两大抓手:
一是绩效管理和激励制度;二是领导力发展。
06
培养快速获取新资产和新技能的能力
市场在动态发展,企业要能够快速获取新能力,方能把握机会。具体能力获取见“快速构建能力”的四种方法。
07
培育促进执行和鼓励挑战的文化
当企业具备高效执行自我革命的价值观和文化准则时,企业文化才会变得真正有效。
所谓成功向内求。归根到底,个人与组织能否摆脱抗拒变化、任由惯性摆布的悲剧,首先取决于能否不断挑战自己,自我革命,坚持用户导向和价值创造。
——和君咨询合伙人、和垚创始人:胡晓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