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如何成为投资人眼中的“优等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18-08-06 浏览:906
“BAT在前,机会何在?”台上的赵萍抛出这个问题时,台下的创业者纷纷把视线转移到她身上,大家都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创业的方向往往决定了项目的生死。
从一名普通会计到商业银行的行长,再到现在的基金管理公司合伙人,集速资本合伙人赵萍这次来到了2018年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训营第二期培训的舞台上,和大学生一起探讨“未来的创业方向在哪儿”“创业者如何成为投资者眼中的‘优等生’”等问题。
本次活动由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主办,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KAB全国推广办公室、温州医科大学、共青团温州市委等单位共同承办,得到了中国青年报社、共青团浙江省委的大力支持。2018年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训营每期营员120人,三期共360人。第三期将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举办。
“另辟蹊径”切入细分市场
“线上的机会已经很少了,那么怎么办?切入一个细分市场,我觉得是很大的机会。”赵萍认为,现在中国的市场几乎每个赛道都有BAT的身影,创业者想要从大市场上去和这些巨头竞争是不现实的,对于创业者来说,找到一些切口“另辟蹊径”,或许能够获得更多的创业机会,而这些“切口”,也更能让投资者青睐。
她以去年自己投资的一家医疗公司举例,医疗行业门槛高,创业者没有实力像BAT一样布局互联网医疗,“(那家公司)就做疫苗的注射,我们通过调研很看好这个方向。”赵萍说,细分的医疗市场机会很多,资金等资源的要求也会小很多,“这个团队的优势就在于他们能够拿到资源,这就是他们创业的壁垒。”
“找到自己的优势很重要。”赵萍强调,一个赛道上往往有成百上千个选手,如何从这些选手中脱颖而出就得看项目的优势在哪儿。“产品的市场空间怎么样?下游的竞争力怎么样?如果下游‘不愁卖’,这就是优势。”她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创业者必须清楚地了解自身的优势,这在未来项目的发展以及和投资人交流过程中,都是绕不过去的问题,答案越清晰,项目的前景也越清晰。
赵萍表示,现在模式创新的项目已经很难引起投资人的兴趣了,技术创业的项目是热点,尤其是智能设备、生物医疗、医药设备等项目类型更受投资人追捧。“这些项目本身自带光环,我们在看项目的时候会有一些固定思维,觉得这些项目很不错,大家要抓住这个优势。”赵萍说。
“我们天使轮投资主要看的是什么?就是方向和人。”赵萍说,找到好的创业方向,项目基本成功了一半。她认为,挖掘好的创业方向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她建议创业者在大学期间除了学习和积累知识之外,还应该多去接触社会,多结交朋友,在不断交流中更多地了解市场,了解社会。
“科学家为什么不受欢迎”
投资圈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掌握技术的科学家往往不受欢迎。2018年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训营第一期培训时,广发乾和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黄贺就直言:“我们更愿意投资一个懂技术的商人,而不是懂商业的科学家。”
这次,赵萍点明了原因:因为科学家往往以自己的意愿为意愿,而好的项目是以市场需求为先的。她曾经看过一个科学家的项目,做的是幼儿陪伴式机器人,“功能做得非常全,技术也很好,但是售价3000多元,卖不动。”类似的机器人项目,后来赵萍又碰上了一个,“虽然只能够读儿歌、和幼儿进行简单交流,但售价只要699元,结果卖得很火。”
投资者关注的一个重点——“人”,不仅强调创业者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重要的是对一个团队相互协作能力的重视。一个良好的创业团队除了要有人品,更要有技术、销售等,赵萍说,现在很多大学生的创业团队协作能力不强,团队成员各执一头,对项目缺乏了解,无法进行整体把控和规划。而一个成功的创业团队,一定是分工明确的,对自身项目有着清晰的认识,这也有利于投资者“抓重点”。
我要解决什么问题,团队的优势在哪里,CEO的融资能力如何,现金收入怎么样,营销怎么做,产品怎么卖……赵萍为青年创业者划了一系列的重点。在她看来,创业团队要获得投资者的青睐,首先应该对自己进行这样的“拷问”,只有自己先明确了产品的战略目标和发展前景,才能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稳。
“最好问一下投资人能给你带来什么资源。”赵萍认为,投资和创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创业者在选择投资者的时候,也需要进行仔细考量。既要成为投资者眼中的“优等生”,也要保证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