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东省“中小微企业日”来了!广东以此为期6天的活动为“支点”,撬动、激活我省中小微企业新一轮发展动力。
我省在省、市举办一系列“中小微企业日”活动,广东省中小微企业服务券首发仪式、中小微企业服务对接及展示活动、第二届“创客广东”大赛行业复赛、广东省代表团参加第十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等纷至沓来。
省经信委党组成员、省中小企业局局长姚德洪表示,以此为契机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及我省促进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更加有利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环境,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力争全省中小微企业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完善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措施
2017年4月,联合国第74次全体会议决定每年6月27日为“中小微企业日”。
今年“中小微企业日”来临之际,广东省推出系列活动。6月25日,在省经信委和广州市工信委共同举办主会场活动上,现场发放省中小微企业服务券,成立广州市产业园区中小企业服务联盟,还为广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高成长中小企业授牌。
同步举行的中小微企业服务对接及展示活动、中小微企业暨民营经济座谈会、第二届“创客广东”大赛行业复赛等专场活动,则持续“搅热”主会场氛围。
姚德洪说,省经信委积极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决策部署,着力完善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措施。
笔者获悉,近年广东相关行动丰富而有效:
——《关于创新完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机制的若干意见》《支持小微企业稳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广东省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相继出台。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覆盖全省。
——各地级以上市、85%以上县区建立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年服务中小微企业12万家次以上。
——设立22家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8家银行设立小额票据中心,各地市及28个县(区)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
各地分会场活动亮点频频
不仅广州主会场活动广受中小微企业欢迎,各分会场活动也有不少亮点。
比如惠州结合6月的2018年“企业服务月”活动,开展推进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惠企政策推送、技术创新对接、质量品牌创建、金融帮扶对接、“企业上市”、“企业上云”、“企业上规”等八项重点服务。其中,重点开展了100家企业上市业务培训。
湛江分会场则将颁发2017年度省、市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牌匾,湛江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还将与金融等服务机构签约,并为中小微企业宣讲新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
在阳江市企业集中服务月活动动员大会上,该市正式启动上线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并开通2018年企业集中服务月活动企业诉求平台线上办理渠道。平台采用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运营模式,除了平台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方式,还设有线下服务大厅。
在揭阳分会场,政府不仅为全市企业代表分发了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政策“大礼包”,还为2017年度获认定的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示范平台等多家单位授牌。此外,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专家答疑、金融机构服务专区,供企业代表咨询、对接。
汕尾致力让中小微企业更好地掌握政策法规,在活动现场统一发放多项政策宣传手册。同时,邀请各类金融保险及担保机构,开展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产品宣传推介活动。
34个创新项目竞逐“创客广东”大赛
在2018年“创客中国”广东省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二届“创客广东”大赛复赛上,全省34个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项目率先亮相。
这是我省2018年“中小微企业日”系列活动之一,又是本届“创客广东”复赛的揭幕战。据悉,本届大赛共收到1660个参赛项目,比去年的参赛数量增加3倍。
比赛现场,深圳市人马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与其公司的“齐悟机器人”欢快聊天,吸引了众多目光。“‘齐悟大脑’能实现复杂的语义分析和上下文理解。”该公司商务总监吴明达说,它可帮用户查机票、订酒店、点外卖等。
经过激烈竞逐,“超窄带城市级物联网运营商”项目和“半导体湿敏电容传感器技术的研发”项目分别获得本场复赛的创客组和企业组第一名。前者是微软全球首个边缘人工智能合作伙伴,项目为AI应用大大节省后传带宽、终端能耗,提高响应速度;后者则通过研发高性能敏感材料,并广泛用于半导体工艺中,以解决感湿材料元件长期暴露被污染而影响精度和稳定性的问题。
近期,广东将举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行业领域的5场复赛,为龙头企业、上市公司与158个复赛入围项目提供对接合作机会。
“希望通过大赛汇集各方资源,共同寻找助推大中企业转型及小微‘创客’成长的良方。”省中小企业局副局长黄建明说。
上届大赛,广东“撮合”了50强中的近20个创业项目与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本届大赛将征集不少于100家龙头企业的创新需求对接创客项目,并引入100家创投机构、吸引100家媒体机构,带动我省100家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共同参与。
■相关
广东省中小微企业服务券首发
“小升规”新政有望年内出台
在本次“中小微企业日”活动中,广东省中小微企业服务券首发、2018年广东省中小企业免费人才培育计划发布等直接扶持中小微企业的行动,受到大量企业追捧。笔者获悉,9地市企业今年可享5350万元“代金券”,2018年“十百千万”民营企业培训工程将为企业送上1.6万人次的培训机会。
9地市企业可享5350万元“代金券”
2017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小微企业服务券试点,2183家中小微企业成功申领3072万元,合同额达6721万元;申请兑现服务券3058万元,总体兑现率超过97.7%。
所谓中小微企业服务券,是中小微企业用于购买国家、省、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服务的财政补助凭证。此类平台提供融资、培训、管理、法律、税务等一系列服务。服务券既帮助小微企业节省经营成本,又激发广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积极性,获得社会各界好评。
2018年,我省扩大覆盖范围。广州、珠海、汕头、佛山、韶关、梅州、东莞、茂名、肇庆9市中小微企业即日起可申领总值5350万元的“中小微企业服务券”。
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用了服务券,每单服务费用最多可抵一半。比如申请一项国际PCT专利费用近2万元,企业可用服务券抵扣约1万元;如委托省、市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做各类检验检测报告,一份报告的费用最多可省50%;而在境内申请上市要支付会计审计费、资产评估费、法律服务费、券商保荐费等多项中介费用,中小微企业都可用服务券抵扣一半。
用培训打造粤“亲清”政商关系载体
近年,我省中小微企业人才培育培训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16年至2017年,我省每年安排3000万元财政资金,围绕“互联网+”、转型升级、领军人才、投融资等专题开展“十百千万”民营企业培训工程,截至目前已经免费培训26824人次,为我省培育了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家和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本次“中小微企业日”活动上,更是发布了2018年广东省中小企业免费人才培育计划。笔者从省中小企业局获悉,我省2018年开展“十百千万”民营企业培训工程,计划培训1.6万人次以上,推动建设一支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据介绍,我省按照招生自主、培训自愿方式,在国内外开展系列专题培训。计划2018年培训1万人次以上,其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超过2000人次(境外培训、北大或清华高级研修班均不少于100人次),把培训打造成为我省企业和企业家学习交流互动和技术经贸合作的平台,成为我省建立“亲清”政商关系的重要载体,使受训人员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成,经营管理水平均有提高。
计划年内出台“小升规”新政
自2015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小微企业上规模的指导意见》以来,全省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呈现出逐年向好、活力提升、贡献增强的良好态势。3年共推动16757家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新增3736家、4714家、8307家,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
不过,目前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还存在较大空间,截至2017年底,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占全省工业企业的7.7%,还有51万多家规模以下企业。
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特色和活力所在,为充分激发广大规下小微企业的发展动力和潜力,进一步引导一批规下小微企业积极转型升级为规上企业,壮大我省工业发展实力,2018年广东省拟出台促进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的实施意见,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进行培育扶持和引导促进,在融资、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小升规企业支持,推动小微企业积极实现转型升级上规模发展,为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此外,为贯彻落实新《中小企业促进法》,我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贯活动,组织修订《广东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鼓励小微企业上规模,遴选“小升规”工作示范市,对示范市新升规企业给予奖励。培育高成长中小企业,在全省范围内遴选首批175家成长性好、竞争力强、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高成长中小企业给予重点支持。
■声音
社会各界热议
广东中小微企业发展
创新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使命。必须主动应变,抓住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供的机遇,大胆创新、积极创业。中小微企业要以两化深度融合为核心,打造竞争新优势,如优先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大力提升制造业的基础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全面加强制造业质量建设、品牌建设和绿色建设,积极完善制造业企业组织生态、产业循环生态和区域联动生态等。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
中小企业是引领德国经济创新和技术核心的重要驱动因素。目前德国拥有约500家“隐形冠军”企业,专注于打造自己的高端技术并推向全世界。德国政府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融资、技术创新支持、支持企业走向国际化等4种类型的支持和服务。其中,德国推出了多个“加速器计划”,支持海外初创企业在关键市场中测试和持续开发产品。目前还未在中国成立“德国加速器”,未来或将在广东率先推进这一计划。
——德国工商大会广州代表处首席代表、中国德国商会华南及西南区执行董事晏思
中小微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如战略和资源额匹配。此时,质量可靠性总体解决方案(TSQ)就能帮助企业健康发展。截至目前,TSQ在全国的22个地区、546家企业得到应用。TSQ已在汽车、电子、装备等共15个领域提供服务,间接质量效益5.2亿元。下一步,计划服务广东企业,在佛山、珠海、梅州、惠州等地开展一系列“质量提升活动”,受惠企业预计可达上百家。
——工信部电子五所首席诊断师张增照
现在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是,思维如果不变,其他事情怎么变都没有用。企业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核心业务,才能紧跟时代步伐。“裂变”模式是指通过竞选不断产生新合伙人的制度,保证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领导人在领导企业。“芬尼裂变大赛”将重点选拔好人才,每一次都有明星、每一次都有绝妙的主意;要创造公平的环境;要传播“裂变”创业模式,展示芬尼风采。
——芬尼科技创始人、CEO宗毅
■互动
中小企南北联动互惠发展
6月27日,第十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在沈阳举行。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落实国务院相关文件及广东和黑龙江两地人民政府签署的对口合作框架协议,在会中举办广东-黑龙江中小企业对接交流活动。省经信委组织广东企业代表团赴会开展对接交流。
笔者在会上了解到,黑龙江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老工业基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科研能力强,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广东是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完善,民营经济活跃,具有良好的投资营商环境。两省产业经济各有优势,在很多领域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合作和交流的空间十分广阔,合作潜力巨大。
为了办好此次交流会,广东共征集了来自广州、珠海、佛山、肇庆等地18家企业的18个具有合作意向的项目参会。18个项目涉及节能、电子、医药、环保、农业无人机、食品加工、自动化设备、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广东代表团积极与来自黑龙江的企业对接,希望能够通过本次活动,促进双方中小企业加强交流、互通有无、合作共赢,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多方位的密切合作,共同推进两地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南北联动、互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