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客服在线
 
关闭 x
客服

公众号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经信息 > 政策解读 > 减税降费效应持续显现

减税降费效应持续显现

来源:广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时间:2019-08-02  浏览:809

转载分享: 

今年以来,税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的决策部署,减税降费效应持续显现。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税务总局减税办常务副主任、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介绍了上半年我国减税降费政策落地情况,深化增值税改革取得的减税效果,以及为小微企业带来的积极变化。

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1709亿元

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1709亿元,其中减税10387亿元。新增减税主要包括增值税改革减税4369亿元(其中调整增值税税率翘尾减税1184亿元,深化增值税改革减税3185亿元),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减税1164亿元,个人所得税两步改革叠加减税3077亿元。

上半年,减税降费成果喜人,在激发市场活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蔡自力指出,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税费成本,提升了企业盈利水平;个税改革方面,通过直接增加居民收入拉动了社会消费增长;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再加力,激励企业增强了创新能力。今年5月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数据显示,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从50%提升到75%,新增减税878亿元,加上原有政策,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共减税2794亿元,这无疑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将更多资金投入到技术改造中。

民营经济是获得减税红利的重要主体。在上半年新增减税中,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6712亿元,占减税总规模的65%。

同时,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石,也是减税降费的重点实体,经济减负增效,促进了企业增加投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受减税降费政策红利影响,5月和6月的企业设备投资同比增长9.5%和9.2%,比前4个月累计增速分别提高4.3和4个百分点。重点税源企业数据显示,上半年,高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9%和9.6%,分别比一季度提高3.5和2.7个百分点。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0.4%和13.5%,显著高于全部投资增速。

增值税改革新政减税3185亿元

4月1日以来,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新政策已经实施了一个季度。政策实施情况如何?又取得了怎样的减税效果?

对此,蔡自力表示,深化增值税改革是今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重头戏”,主要包括降低税率这一主要措施和扩大抵扣、加计抵减、留抵退税三项配套措施,重点是聚焦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目的是增强发展后劲、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数据显示,今年4-6月,已实现整体净减税3185亿元,全国共有940万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现减税。

总的来看,所有行业均实现减税。原适用16%税率的行业包括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税率下调3个百分点,受益最大,净减税金额合计占比达88%。原适用10%税率的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税率下调了1个百分点,减税也较为明显。4-6月,交通运输业实现净减税20.5亿元;建筑业实现净减税101亿元。受益于三项配套措施,邮政、电信、现代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均实现减税,合计减税204亿元。

小微企业新增减税1164亿元

今年以来,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普惠性税收减免措施,半年多来,这些政策为小微企业带来了不少红利。

“小微企业数量大、分布广、类型多,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出台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着力于增强小微企业发展动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信心。”蔡自力表示。

数据显示,上半年,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累计新增减税1164亿元。其中,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标准新增减税349亿元,放宽小微企业标准加大企业所得税优惠力度新增减税481亿元,地方六税两费减征政策新增减税333亿元。

从政策实施情况来看,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呈现出覆盖面广、受益度大、指向性强等特点。

自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标准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至10万元后,享受免税优惠的小规模纳税人达到3315万户,新增368万户,较一季度增长11.9%;小微企业优惠标准放宽后,实际享受到企业所得税减免的纳税人达到415万户;享受六税两费减征政策的纳税人累计达到2379万户。

上半年,户均累计减免增值税从2325元增加到9491元。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提标扩围后,实际享受优惠的小微企业户均累计减免所得税可从之前的10148元增加到20949元;享受六税两费减征政策的纳税人户均累计新增减税1401元。

蔡自力还指出,小微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这使得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特征更加突显。上半年,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享受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新增减税1025亿元,占全部新增减税额的88%

相关下载:
  • 友情连接: